论坛>交大卫校>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>【经管校】“易”报道——大暑

【经管校】“易”报道——大暑

2025-03-19 23:00:57
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722日至24日之间到来。它标志着夏季的最后一个阶段,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大暑的名称来源于古代的历法系统,意为炎热之极

大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人对天文、气象和物候的长期观测与总结。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大暑与三伏天有重合部分,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。

大暑时节,气温高、湿度大、雷暴频繁,是其主要的气候特点。这一时期,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酷暑之中,农作物生长迅速,但同时也面临着旱、涝、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。大暑的三候分别为:一候腐草为萤”“二候土润溽暑”“三候大雨时行,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时期的变化。大暑也有许多习俗。

晒伏姜在山西、河南等地,人们会在三伏天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,装入容器中晒制。伏姜具有温暖保健的功效,能有效缓解因寒凉食物引起的腹胀、腹痛。

伏茶是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在浙江温州等地,伏茶是大暑时节的传统饮品。

浙江沿海地区,特别是台州,有送大暑船的习俗。渔民们会建造一艘缩小比例的三桅帆船,船上载满祭品,将其送至海上点燃,寓意送五圣出海,祈求平安。

在华北地区,人们会在大暑这天喝羊肉汤,俗称喝暑羊。这种习俗不仅能补充体力,还能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调理身体。

在福建、广东、台湾等地,人们会在大暑前后吃仙草(凉粉草),这种植物具有消暑解毒的功效,是夏季的清凉食品。

大暑时节,乡村田野的蟋蟀最多,人们会在茶余饭后斗蟋蟀,享受这一传统娱乐活动。

    大暑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。高温多雨的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,但同时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,防范自然灾害。此外,大暑时节的习俗和饮食文化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生活的关注,通过各种传统方式来应对酷暑,祈求平安和健康。

大暑虽热,但它也提醒我们珍惜自然的馈赠,顺应季节的变化,合理安排生活和劳作。


供稿人:朱海琳


还能输入140
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!
|

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

返回顶部
主题管理
置顶
删除
加精华
修改
打气
屏蔽
转发
禁止回复
过户